网站首页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探源汉水文明 传承中华文化——文旅学院成功举办青年学者论坛

时间:2025-04-02 浏览量: 编辑:郭宁

为加强青年学者对学院的了解,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3月29日下午成功举办“探源汉水文明 传承中华文化”青年学者论坛,袁振翔、刘赛赛、廖章荣、宋晓阳四位青年博士参与,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互动热烈。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长王进首先表达了对青年学者即将博士毕业的祝贺,并结合我校人才引进政策,从人际关系、职称评审、人才选拔等角度解读了我校教师岗位的吸引力。

院党委书记任自玲致欢迎词。任书记以十堰地理环境与文旅资源优势为切入点,系统介绍了学院扎根鄂西北,服务山区基层的发展历程。院长饶军以“学院师资力量分布”、“教学科研任务结构”为核心,展示了文旅学院“历史学+旅游管理”双轮驱动的学科特色,希望青年学者将学术理想融入区域发展,在十堰这片文化沃土上实现价值的期望。

随后,副院长廖兆光向各位青年学者介绍了学院教师需承担的授课工作、实践指导工作与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四位青年学者并表示整体来看教学压力并不大。已入职的绳克博士则与四位青年学者就科研考核与奖励、安家费的发放等问题进行了交流,饶院长则补充了职称评审等相关细则。 四位青年学者与院领导及已入职的博士的交流充满了坦诚而友好的气氛。

在学术交流环节,四位青年学者分别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汇报。廖章荣博士从《使琉球录》的日本江户抄本与明代抄本的对比入手,解析了日本江户抄本对钓鱼岛记载缺失的原因,进而严厉批判了日本为吞并钓鱼岛而在文化典籍上的造假现象。袁正翔博士从出土楚简出发,分析了楚国的军事体系,并介绍了陈公治兵的情况。宋晓阳博士则从水文化的角度入手,展示了长江流域特别是汉水流域的水崇拜。刘赛赛博士结合三线工程历史,介绍了丹江口水利工程承担越南实习生培训的情况。与会教师在表达肯定的同时,也纷纷发表发表自己的见解与青年学者交流,现场思维碰撞频繁,交流热烈。

本次论坛是学校第二届青年学者论坛的分论坛,是学院搭建与青年教师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是引进博士人才的有效途径,同时推动了学院高质量创新发展。

【编辑:陈露  责编:任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