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廉”访紫霄丨红色廉政文化研习团队探访武当山红军旧址

时间:2025-07-01 浏览量: 编辑:冯旭敏 张鹏 郭雯斐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为传承红色廉政基因、探寻道教文化与革命精神的交融内涵,6月28日—7月1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武当清韵道廉文化传承团队开展了“红廉文化与道廉传统”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史料研读、交流研讨等形式,深度挖武当山道廉政元素中的红色基因历史印记和廉政元素,传承地方特色廉政文化。

此次走访期间,团队成员抵达了武当山紫霄宫后的父母殿西耳房——1931年贺龙率领的红三军司令部旧址。成员们通过旧址内图文展板与文物展陈,了解到贺龙在抗战期间率领红三军由洪湖、长阳转战鄂西北进均县,建立了以武当山为中心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紫霄宫遗址是当时战略后方医院。他亲定“尊重道教仪轨、保护文物古迹、维护道众权益”三条铁律:红三军驻扎期间未占用正殿宗教活动区域,反助道众修缮宫观,以严明纪律践行“不扰道众清修”的承诺。

同时,在紫霄宫后方医院遗址,团队驻足研读史料,了解了武当道医徐本善率弟子以武当草药救治红军伤员,而红军坚持按价付费、以物换物。这段“军道同心、廉洁互信”的佳话,让成员们直观感受革命纪律与传统道义的交织。

行至“红军坪”,六名红军伤员为掩护战友牺牲的事迹令成员肃然起敬。史料记载中“红军宁啃树皮不扰道众,道众自发送粮送药”的互助场景,生动诠释道廉文化“济世利人”与革命纪律的深度融合。

参观后,团队在紫霄宫道德堂开展专题研讨。成员结合《道德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道家思想,对比红三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团队成员认为:“道教‘节欲守静’与红军破除特权的纪律要求,均指向‘克己奉公、以民为本’的价值内核。”谈及道教“善功”思想与红军群众路线时,成员小张对照红三军在太子坡书写的“实行土地革命”标语复刻件感慨:“道教‘利物济人’与红军‘为人民服务’,虽时代不同,却在‘清廉为民’的本质上同根同源。”

活动尾声,成员在紫霄宫广场分享感悟。段梦洋同学说:“贺龙率红三军以纪律赢得道众信任,让我明白廉洁不仅是个人修养,更是凝聚民心的根本。”其他成员也谈到,道教“崇俭抑奢”与革命年代的艰苦奋斗精神相互映照,为当代廉政建设提供启示。

此次团队对贺龙与红三军在武当山的红色历史实践追溯,既是红色廉政史的见证,也是道廉文化的当代诠释,深化了同学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历史印记的交融理解,也让‘红廉’与‘道廉’文化在青春的实践中焕发出新活力,为新时代廉政教育注入精神动能。

【编辑:陈露  责编:任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