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足践乡土悟担当,分享交流启新程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办暑期社会实践经验交流分享会

时间:2025-09-23 浏览量: 编辑:张雨欣

为总结暑期社会实践成果,传承实践育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增长才干,922日晚,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经验交流分享会顺利举行。辅导员孙宇阳、行政管理专任教师龚蕙子出席会议,学院25级新生参与,共同聆听实践故事,感悟青春担当。

会上首先举行颁奖仪式。“文旅学院赴十堰市青龙泉社区易地搬迁移民的就业帮扶模式调研小分队”、“汉水文化进社区传承团”等5支团队荣获本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的荣誉;行政管理2401班孙梦林、历史学2301班丁宇航、历史学2401班张雨欣3名同学获得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荣誉,孙宇阳、龚蕙子老师分别上台为他们颁奖。荣誉的授予既是对实践成果的肯定,更是对青年担当的激励。

颁奖环节后,实践代表们依次分享成长感悟。优秀团队代表、青龙泉社区调研小分队负责人李贝详细介绍了团队的调研历程:成员们深入社区了解移民就业现状与需求,系统分析帮扶举措,形成的调研成果不仅在多级平台发表,阅读量达7.8万次,调研报告更被《志愿青年学刊》录用。“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社区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李贝的分享展现了团队的责任延续;“汉水文化进社区传承团”负责人张钰璐则聚焦文化传承,讲述团队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调研居民文化认知,进而开展文化推广活动的经历,强调实践不仅传播了汉水文化,更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

优秀个人代表的分享同样精彩纷呈。孙梦林分享了从爱心托管班服务到社会组织调研的转变,讲述自己从“接收者”成为“给予者”的成长:在服务中体会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调研中深化对基层治理的理解,专业能力与社会认知同步提升。她特别强调,教育关怀的力量与理论联系实际的价值,为同学们提供了实践参照;丁宇航回顾了暑期参与的三场实践活动:从武汉抗战历史探索到遵义长征路重走,再到羽毛球赛事裁判工作,多元经历让他深刻理解了历史厚重、信仰力量与责任担当,不仅提升了沟通协调能力,更坚定了作为未来教育者的使命感。“让青春在坚守中绽放光彩。”他的感悟引发在场学子共鸣;张雨欣则带来了跨领域实践的丰富经验:在东风汽车博物馆开展志愿讲解,传承工业文化;参与跨校联合实践,提升协调能力;考察竹溪楚长城,深耕历史研究。她不仅展示了实践成果,更向同学们发出“五年百村”社会实践邀请,呼吁大家以行动服务社会。

据悉,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中,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经学校团委审批17支实践团队开展活动,覆盖红色文化调研、乡村振兴帮扶、文化遗产传承、志愿服务等多个领域,300余名学子深入基层一线践行实践使命。此次分享会既是对暑期实践成果的系统梳理,更是实践精神的接力传承。学院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体系,完善实践指导与保障机制,推动更多学子在基层实践中锤炼本领、书写青春答卷。

【编辑:龚蕙子  责编:任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