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师赴郧阳区城关镇翻山堰村开展校地合作活动

时间:2025-10-09 浏览量: 编辑:绳克

10月7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饶军及周进芳、王洪军、聂新、绳克等教师奔赴郧阳区城关镇翻山堰村开展校地合作考察交流。郧阳区城关镇党委书记张成印、人大专职副主席曹平定、翻山堰村支部书记朱强等热情接待了饶院长一行。双方就深入挖掘翻山堰村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与美丽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以及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智力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进行了深入交流,确定了进一步合作的意向。

调研小组实地考察了翻山堰村红色先锋综合文化馆。在文化馆负责人的详细讲解下,调研小组了解到翻山堰村厚重的红色文化以及传承情况。双方就如何进一步挖掘翻山堰村红色文化资源、梳理与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等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

随后,调研小组与城关镇及翻山堰村两级领导举行了专题座谈。城关镇党委书记张成印对饶院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城关镇及翻山堰村在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文化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方面的现状、规划与面临的挑战,期待借助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雄厚实力,为当地的文化遗产保护、文旅融合项目策划、专业人才培养等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持与决策参考,共同将翻山堰村打造成为校地合作的典范。

饶院长介绍了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与特色。他表示,学院高度重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希望充分发挥高校的智力与人才优势,围绕翻山堰村的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实施等领域,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务实合作,实现校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周进芳教授结合前期调研,就翻山堰村的文旅发展提出三点关键建议:一是要科学“定位”,结合村庄实际明确其在区域旅游格局中的独特角色与发展方向;二是要突出“特色”,立足本地红色文化与乡土资源,走“做细做精”的差异化发展道路,避免同质化竞争;三是要注重“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探索将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思政基地建设与乡村文化项目联动,实现育人效能与乡村发展的双向赋能。聂新博士则从旅游要素整合的角度,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基础要素,对翻山堰村的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详细分析。

双方围绕合作细节进行了热烈讨论,达成了多项共识。一致认为,校地合作是实现资源互补、互利共赢的重要途径,未来将进一步加强沟通对接,细化合作方案,推动合作项目尽快落地见效,共同为郧阳区城关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编辑:龚蕙子  责编:任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