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精准对接基层治理现代化人才需求,10月12日上午,汉江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公务员能力与素养”微专业开班仪式在求真楼A408举行。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饶军、教务处副处长张亚明、学院副院长廖兆光出席仪式,微专业授课教师代表王道国、史玉琴、龚蕙子、柳宇及全体首批学员参会,仪式由微专业负责人李文君主持。作为全校首批聚焦公共治理领域人才培养的微专业,此次开班标志着学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细分领域的探索迈出实质性步伐,为拓宽学生职业发展路径、服务国家基层治理战略提供了新载体。

仪式伊始,李文君代表微专业筹备团队致开场辞,系统介绍参会领导、授课教师及微专业建设历程。据介绍,该微专业严格遵循《汉江师范学院微专业建设管理办法》,历经近半年筹备,先后完成团队组建、需求调研、申报立项、专家论证、课程体系优化等关键环节,最终凭借“精准对接考公需求、融合理论教学与实务训练”的鲜明特色,成功入选学校首批微专业建设名单。在招生阶段,该微专业凭借清晰的培养定位吸引全校11个学院200余名学生咨询,60余名学生提交申报材料;经“资格审核+学业评估+职业规划访谈”三级遴选,最终确定30余名学员,充分彰显了其在公共服务人才培养领域的吸引力与价值。
学员代表张雨欣在发言中,结合自身职业规划分享了选择微专业的初衷。她表示,希望通过“理论+实务”的系统学习,既提升公务员考试应试能力,更掌握基层治理所需的沟通协调、矛盾化解等实务技能,未来能以“人民公仆”的身份投身公共服务领域。同时,她代表全体学员承诺,将严格遵守微专业教学管理规定,平衡本专业与微专业学习,以积极态度参与实践实训,力争实现“应试能力”与“履职素养”的双重提升。
张亚明从学校人才培养整体布局出发,对微专业开班表示祝贺。他指出,学校高度重视微专业建设,将其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抓手。“公务员能力与素养”微专业精准契合国家基层治理现代化对人才的需求,其“理论筑基、应试提能、实务赋能”的培养模式为学校其他微专业建设提供了可参考的示范路径。他强调,教务处将在学分认定、教学资源倾斜、质量监控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推动该微专业建成“特色鲜明、质量过硬”的人才培养项目。

饶军在讲话中进一步明确微专业的育人定位与目标。他表示,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依托历史学“以史鉴今”的学科优势、旅游管理“服务民生”的实践底蕴,整合校地政务资源,构建了“多学科融合、产学研协同”的培养体系,核心目标是培养“懂理论、会实践、有温度”的基层治理后备力量。针对学员成长,他提出三点殷切期望:一是“扎牢理论基础”,深刻把握公共管理核心逻辑,跳出“仅盯考点”的局限,真正理解政府运行机制与基层工作规律;二是“锤炼真实本领”,主动参与模拟面试、公文写作实训、政务见习等环节,在“试错”中提升“能写、会说、善做”的实务能力;三是“涵养公仆之心”,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案例分析、模拟服务中学会换位思考,将“为民服务”的初心转化为备考与履职的核心竞争力。
仪式最后,李文君对微专业后续教学与管理工作作出详细说明。微专业将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与考勤管理规定,同步组建微专业教研室、课程QQ群、公考资料共享群等线上、线下学习保障渠道,确保教学有序推进、学员学有所获。
此次开班仪式的顺利举行,为“公务员能力与素养”微专业的有序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学院将持续优化课程内容、深化校地协同育人,切实提升微专业培养质量,力争将其打造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名片”,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国家基层治理现代化输送更多高素质青春力量。
【编辑:罗晓忆 责编:任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