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晚8时,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在崇文楼C101报告厅举办反诈安全教育主题大会。辅导员陈吉冲老师面向2025级全体学生,以近期校园内发生的真实诈骗案例为切入点,深入拆解诈骗手法,引导学生完成从“轻视为笑谈”到“警醒深反思”的认知转变,助力筑牢校园防诈心理防线。

班会现场,陈吉冲老师通过校园真实案例展开讲解:一名学生因轻信朋友推荐的“返利APP”,从初期小额试探逐步陷入诈骗团伙设计的“群聊陷阱”。诈骗分子精准利用受害者的信任心理与从众心态,通过“假群演”、“假截图”制造虚假盈利共识,最终诱导学生多次转账。起初,台下同学普遍认为“此类事与自己无关”,随着陈老师深入剖析诈骗者的心理操控逻辑——包括制造转账紧迫感、激发“不配合则损失”的愧疚心理、借助群内氛围施压等,现场气氛逐渐凝重,学生们意识到“诈骗潜藏在日常信任与便利中”,反诈警惕性需时刻在线。
班会尾声,陈吉冲老师从个案延伸至共性防范,进一步梳理高校常见诈骗类型,涵盖二手交易诈骗、网络交友诈骗、虚假兼职诈骗等,并强调“防诈非一时之举,而是终身必修课”。他结合学院专业特色指出:“‘以史为鉴’不仅是借鉴历史兴衰,更要从他人经历中汲取教训。诈骗剧本虽不断翻新,但利用人性弱点、破坏社会信任的内核从未改变。真正的‘防诈于心’,是建立审辨性思维与稳定价值判断——不贪意外之利,不随群体施压。”

据悉,文旅学院始终将学生人身与财产安全置于工作首位,此次主题班会是“平安校园、和谐文旅”安全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学院明确,反诈防骗不仅是学生个人警觉性的提升,更是一项需顶层设计、系统部署、全员参与的育人工程。学院呼吁全体师生:以历史眼光审视诈骗规律,以高度警觉应对风险挑战,将“以史为鉴,防诈于心”的理念内化为自觉行动,共同构筑坚不可摧的校园安全防火墙。
【编辑:罗晓忆 责编:任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