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团队召开秋季学期集体教研会

时间:2025-11-01 浏览量: 编辑:孙浩

为进一步优化课程建设,全力保障师范专业认证专家进校考察期间听课看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效性,10月30日晚,《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团队的3名历史学专业教师孙浩、聂新、郭宁与2名来自十堰市郧阳中学的外聘教师卢晓、魏楚楚齐聚求真楼A0813会议室,成功召开了秋季学期的集体教研会。

首先,团队教师围绕教学大纲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展开了讨论。孙浩老师强调,为适应新时代对高素质历史教师的要求,考核应突破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模式,转向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实践能力与反思精神的发展性评价。未来将加大课堂试讲、教学设计、PPT课件制作、生生互评课堂表现等环节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旨在全面、客观地衡量学生的教学理论素养与实践应用能力。针对本学期教学进度的执行情况,结合前期教学反馈,郭宁老师对课程的后续教学内容与节奏进行了微调,确保在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同时,能为学生留出充足的实践演练与消化吸收空间,保障教学计划的高质量完成。

其次,为助力学生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并成功求职,会议达成重要共识:学院将邀请卢晓老师,于11月下旬为历史学专业学生举办一场关于“教师资格证面试与教师招聘面试指导”的专题学术讲座。卢晓老师表示将会全力以赴、用心准备,力争将一线名师最前沿、最实用的面试经验与策略引入大学课堂,为学生实现从“学生”到“准教师”的角色转变提供强力支撑。

会议还重点探讨了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工作。魏楚楚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专长与郧阳中学丰富的教学实践案例,就成果选题、特色凝练、材料组织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分享汇报。本次讨论初步明确了申报方向,为后续组建申报团队、挖掘特色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是高校理论与中学实践深度融合的一次有益尝试。

最后,与会教师就初高中与大学历史教学的衔接与构建贯通培养的育人新体系进行了热烈而富有建设性的探讨。聂新老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思维方法等多个维度,分析了当前各学段历史教学中存在的断层现象,提出了在大学师范生培养中前置衔接意识,在中学教学中融入学术思维的有效路径。

本次集体教研会内容充实,成果丰硕。通过高校教师与中学一线专家的深度对话,不仅为《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持续改进注入了新动能,更强化了“U-S(大学-中学)”协同育人的纽带,为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卓越历史教师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编辑:罗晓忆  责编:任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