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地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1月9日下午,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在求真楼A0813会议室隆重举行了中学历史教师聘任仪式,正式聘请了来自中学一线的六位优秀教师,为历史学专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院长饶军教授、孙浩老师、郭宁老师出席仪式并与受聘教师座谈交流,仪式现场气氛热烈。

聘任仪式上,饶军代表学院对六位老师的加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在致辞中指出,高校历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学术根基的塑造,更要紧密对接基础教育一线需求,强化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本次新聘请的六名初中历史教学骨干,是学院推动师范教育改革、构建“高校—中学”协同育人新机制的关键一步。他相信,各位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独特的教学智慧和对基础教育的深刻理解,必将为历史学专业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坚实保障。

此次聘任的校外教师均是在中学历史教学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突出成就的骨干教师,他们是张湾区教育局的历史教研员曹艳红老师(正高级)、东风第五中学的雷双燕老师(副高级)、东风第七中学的彭贞老师(副高级/政教处主任)和李吉老师(中级/教研组长)、十堰市第十六中学赵霞老师(副高级)、十堰市第二中学彭潮老师(中级/学校办公室主任)。

饶军与六位教师签订了聘任协议,并为他们颁发聘书。这些教师将深度参与历史学(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全过程。其工作职责不仅限于承担部分专业课程的授课任务,更将全程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特别是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相关的选题,并全面负责学生的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环节的指导与评价工作。这种“双导师制”的全面推行,旨在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教学动态与实战经验,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无缝衔接。

在随后的座谈环节,大家就历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教研课题联合申报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而坦诚的交流。受聘教师们纷纷表示,非常荣幸能够受聘为学院的实践导师,他们将竭尽所能,把一线教学中的宝贵经验和案例带入到大学课堂,助力学生全面提升专业素养与从教能力。同时,他们就如何更好地实现大学与中学历史教育的衔接、培养学生的课堂驾驭能力等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
本次聘任仪式是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一次重要探索与突破。引入中学优质师资,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术与实践视野,也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思路。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与基础教育学校的联动,共同谱写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篇章。
【编辑:罗晓忆 责编:任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