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证

专业认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业认证 -> 正文

榜样引领|历史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与求职就业经验分享(六):邹竞一

时间:2025-11-07 浏览量: 编辑:

邹竞一,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历史学专业2025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荣获第五届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一等奖,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三等奖,汉江师范学院校运会女子800米第一名,学院优秀运动员等荣誉,在茅箭区教育局所属学校进大学校园公开招聘2025届高校毕业生考试中总成绩位居第一名(35人报考),现已成功入职十堰市实验中学,担任历史学科教学工作。

非常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聊聊我们师范生都绕不开的两个重要赛事——微课大赛和教学技能比赛。我知道,很多同学听到“比赛”两个字可能会紧张、会迷茫,今天,我作为一个“过来人”,把我在备赛过程中踩过的“坑”、收获的“宝”,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

简单来说,如果把教学技能比作一辆车,那么微课大赛,考验的是你打造一辆精品展示车的能力。它要在短时间内,极致地展现你的创意、技术和对某个知识点的精准把握。教学技能比赛,则是考验你驾驶一辆全能家用车的综合素养,它包括完整的教学设计、课堂驾驭能力、板书和教态等教学基本功。两者相辅相成,都是我们未来教师之路的宝贵财富。

第一部分:微课大赛——“小而精”的艺术

微课的本质不是把45分钟的课压缩到10分钟,而是 “一滴水见太阳”,聚焦一个核心问题,讲深讲透。

1.选题>设计>制作。选题是成功的70%。你的知识点能否用新颖的比喻、有趣的故事、震撼的视觉呈现?一个精彩的选题已经让评委眼前一亮。切记题目一定不能大。

2.导入必须足够吸引人,可以用一个生活中有趣的问题、一个快节奏的短视频、一个反常识的谜题,瞬间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3.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把你要说的每一句话、要展示的每一个画面、要插入的每一个动画,精确到秒地写下来。语言要口语化、有亲和力,想象你是在和一个学生单独对话。

4.工具不必追求顶尖,但求熟练: PPT+录屏软件(如EV录屏、OBS)是最常用的组合,CanvaFocusky可以做动态PPT,剪映、Premiere可以用于后期剪辑。

5.视觉至上:多图少字,风格统一,配色舒服。善用图标、动画来可视化抽象知识。

第二部分:教学技能比赛——“全而稳”的修炼

1.教学设计:吃透教材与课程标准,这是根基,你的设计必须符合学段要求和教学目标。活动设计是核心: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赛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层层递进:问题设计要有梯度,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办”。联系生活:构建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反复磨课:通过录制视频自己反复观看的方式,这是最耗时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你会发现自己有多少“嗯、啊、然后”的口头禅,教态有哪些不自然的地方,然后不断加以改进。

3.建立自己的资源库:多收集整理优秀的教学设计、优质课视频、精美的PPT模板和教学案例素材。

4.寻找你的“教练团”:一定要找校内外指导老师帮你把关,和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磨课小组,他们能发现你意识不到的盲区。

5.心态放平,关注成长:把比赛看作一次高强度、高回报的“专业集训”,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荣誉。这个过程给你带来的成长,远比收获一纸证书要更加难得。

第三部分:厚积薄发——教师编制备考的“道”与“术”

回顾备考历程,我认为成功源于 “战略上的清晰” 和 “战术上的勤奋”。

(一)笔试备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1.教育理论与学科知识:双轮驱动,齐头并进

教育综合知识:这部分内容多且杂。我的方法是“框架记忆+真题导向”。首先,利用思维导图构建起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体系。然后,通过大量刷历年真题,找出高频考点和出题规律,再回归书本进行精准强化。切忌一开始就死记硬背,要先理解后记忆。

历史学科专业知识:作为历史学专业的学生,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备考时,我以初中历史教材和教师用书为脉络。不仅要熟练掌握基本史实,更要密切关注学术前沿研究动态。

2.建立“错题本”与“专题本”:将做错的题目、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归类整理,定期回顾,这是效率最高的学习方式。

(二)面试备考:你的讲台,你的主场

面试(通常是试讲/说课)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而之前的竞赛经验在这里发挥了巨大作用。

1.“模板”是基础,“超越模板”是关键:说课和试讲都有固定流程,必须烂熟于心。但要想得高分,必须在教学设计上体现出你的历史学科素养和教学智慧。

2.气场与教态:要做到像一位真正的老师

自信:走进考场那一刻,就要相信自己就是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

互动感:即使没有学生,也要通过提问、评价等方式,进行“无生胜有生”的模拟互动。眼神要坚定,与每一位考官进行交流。

时间把控:平时练习时严格计时,确保在规定时间内从容地完成教学环节。

反复模拟:找同学、老师当听众,或者自己用手机录下来,反复观看、修正。这个过程很痛苦,但效果立竿见影。它能让你克服紧张,达到脱口而出的流畅境界。

第四部分:给学弟学妹们的几点建议

1.尽早规划,未雨绸缪:大二、大三积极参加教学技能竞赛,积累“实战”经验。提前了解目标地区的考情(考试科目、题型、面试形式)。

2.珍惜大学资源:多向老师们请教,他们的一句点拨可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学术资源和微格实训教室的练习条件。

3.关注大学与中学教学的联系:在深入学习大学历史知识时,时常思考“这个知识点如何转化为中学课堂的教学内容?”“用什么方法讲学生才爱听?”

4.保持平和心态:备考是一场马拉松,会有疲惫和焦虑。学会劳逸结合,相信自己的积累。当你站上讲台,过往所有的努力都会内化为你自信的底气。

最后,我想说从一名师范生到一名人民教师,我们传递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更是历史的智慧、人文的温度与家国的情怀。祝愿各位学弟学妹都能在历史教育的星辰大海上,找到属于自己的航向,最终成功抵达理想的彼岸!